摘 要:针对川渝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低效油气区块的气井投产后压力和产量下降速度较快、稳产能力较差的情况,为提高钻井成功率及单井产量来实现效益开发,利用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低效区块综合投资效益进行评价,详细介绍了效益评价方法和6项效益指标及亿方产能投资效果指标,分析了气藏低效区块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效果,并提出降本增效的对策,包括:采用适应气藏储层特征的高产布井模式,强化井位论证;优化钻试方案设计,控制钻井投资成本;加大生产运行力度,高效组织生产建设;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和攻关,突出科技支撑作用;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
关键词:须家河组 致密气藏 投资效益 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综合评价
0 引言
川渝地区低效须家河组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表现为典型的Ⅱ一Ⅲ类低孔、低渗储层。气藏非均质性强,有效砂体规模小、连通性差,天然气富集区难预测,低渗储层改造难度大。气井投产后压力和产量下降速度较快、出水快、采收率不高、稳产能力差,开发的能耗和操作成本逐年增加。因此从源头做起,通过技术与经济结合,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钻井成功率、提高单井产量来实现效益开发。笔者拟就须家河组致密气藏区块的投资效益的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作一探讨分析。
1 低效油气区块投资效益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
1.1 投资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投资效益综合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的投资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获得的经济效益、投资效果和经济极限指标分析等进行的综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原则。采用的主要评价方法为投资项目现金流量法,同时采用投入产出盈亏平衡原理测算出经济极限产量指标。
现金流量法是建没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理论最健全的方法,其先对企业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进行预期,然后选择合理的折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使用此法的关键是:①要确定预期企业未来存续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②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公允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1]。
1.2 投资效益综合评价指标。
基于低效区块的实际情况,此次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效益指标、效果指标,见表1[2]。
各评价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如下:
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FIRR是指能使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FIRR作为折现率使下式成立:
式中,CI为现金流入量,万元;CO为现金流出量,万元;(CI-CO)t为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万元;n为项目计算期,a。当FIRR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ic时,项目方案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2)财务净现值(FNPV)。FNPV是指按设定的折现率(一般采用基准收益率:,)计算的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c为设定的折现率(同基准收益率)。在设定的折现率下计算的财务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FNPV≥0),项目方案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3)投资回收期(Pt)。Pt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宜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若从项目投产开始年算起的,应予以特别注明;项目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如下:
Pt可利用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投资财务现金流量表中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值变为零时的时点,即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Pt应按下式计算:
Pt=T-1+第(T-1)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4)
式中,T为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a。投资回收期短,表明项目投资回收快,抗风险能力强。
4)总投资收益率(ROI)。ROI是指项目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表示总投资的盈利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ROI=EBIT/TI×100% (5)
式中,EBIT为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万元;TI为项目总投资和维持运营投资,万元。ROI高于企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明用ROI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5)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它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对于生产期内各年利润变化幅度较大的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6)
6)投资利税率。投资利税率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年平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年平均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7)
7)亿方产能直接投资。新增亿方产能直接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新增l亿方天然气生产能力支出的开发直接投资。计算公式为:
新增亿方产能直接投资=油(气)开发直接投资/新增天然气生产能力 (8)
式中,油(气)开发直接投资包括新、老区产能建设的钻井工程和地面建设工程的投资之和。2 投资效益综合评价运用
针对低效须家河组气藏4年内已完成井的产能建设项目进行整体经济评价。投资包括4年内须家河组气藏已完成井的钻井工程、单井地面集输工程投资和地面配套工程分摊投资;产量为4年内低效区块须家河组气藏已建产能井和拟建产能井的产量,拟建产能井的产量按实际生产数据进行预测[3]。
2.1 盈利能力分析
根据第4年以前的实际发生数据及后期预测数据,须家河组整体项目经济评价结果为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5.06%,财务净现值为57505万元,表明须家河组气藏整体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内部收益率未达到行业基准值的12%。
2.2 投资效果分析
根据4年实际油气开发投资及新增天然气配套能力,计算出4年平均新增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投资为2.73亿元/108m3[4-5]。
3 降本增效的对策
1)持续采用适应须家河组气藏储层特征的高产布井模式,强化井位论证。以裂缝—孔隙型储层为对象,优选目标,结合井区已投产生产井动态分析,持续采用“储层+裂缝+AVO”高产布井模式,择优部署一批产能补充接替井,稳定气藏生产规模。集中力量在合川、安岳、龙女寺等老区块上持续开展井位论证工作,加大地震老资料储层反演滚动处理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力度;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加强对须家河组气藏安岳区块、龙女寺构造井位论证工作,确保新井目标论证质量,确保钻探效果。
2)优化钻试方案设计,开展压裂攻关,加强过程管理,控制钻井投资成本。继续加强钻井提速、压裂提效综合措施研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投资受控。优化钻完井、压裂方案设计,根据各井地质特征、测井资料及钻井显示,对有条件的井进行初测,利用测试结果优化压裂方案设计,减少无效投入;强化施工过程管理,降低井下复杂故障损失;推进试钻新技术、新工艺、新工具等国产化应用。
3)加大生产运行力度,高效组织生产建设。充分利用事业部开放、灵活的运行模式,优化生产组织方案,加强各种资源统筹调配,提高运行效率。具体包括:①严密监控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和阶段,在缩短项目从井位批复到建成投产的总建设周期上下功夫。②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对生产任务进行详细分解,加强对不同时段瓶颈问题的处理及协调,提高运行效率。③加强关键环节受控管理和过程控制。对开钻、钻开油气层、同井完井作业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序,认真落实施工组织方案和控制防范措施,确保工程项目安全、合格、如期完工。④加强外部承包商队伍监管。督促其严格按事业部制定的方案进行施工,保证生产建设的安全性、连续性和高效性。⑤超前设计提前介入产能建设。全面参与和了解设计的各个环节,及时跟踪和掌握工程建设进度,合理安排工期,严格控制节点,严把施工质量、安全环保关。
4)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和攻关,突出科技支撑作用。具体包括:①总结水平井和分级压裂酸化改造工艺,进一步提高开发井钻井成功率和获得产量。②针对安岳、合川、龙女寺构造成藏机理、开发效果评价、井位优选、储层及高产控制因素的研究工作,加深储层认识,提高钻井成功率;③开展安岳、龙女寺区块须二段气藏钻完井储层保护评价研究和裸眼水平井段内多缝压裂工艺技术前期研究,增加储层改造效果,提高单井产量;④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展市场化运作管理和投资项目管理系统研究。
5)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坚持“低成本发展”模式,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不断总结完善低效市场化运作机制,打造成熟、高效、开放的油气市场。建议针对须家河组气藏这种储渗条件较差、开发难度较大的气藏,采用更为灵活的运作方式,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低效油气开发事业部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优势,实行市场淘汰机制,清理和淘汰不合格的外部承包商,引进技术优势竞争力强的外部队伍,通过加强指导和临督,不断提升外部承包商的竞争实力。同时,研究钻井总包与产效挂钩模式,择机实施,为提高
开发效率及控制成本创造条件。
4 结束语
围绕油气田开发新形势,以川渝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低效油气区块投资实物工作量为研究对象,建立投资效益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低效区块综合投资效益进行评价,由此提出了降本增效的对策和措施建议,以进一步推进规划计划、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川渝地区低效区块有质量有效益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海军,诗颖.项目后评价理论及方法探讨[J]商业时代,2012,28(2):105-106.
[2]何应时.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3(1):44-49.
[3]周静,周琳.投资项目评价指标应用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0-24.
[4]姚莉,陈水银,罗凌睿,等.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体系构想[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6):70-73.
[5]王径,刘维东,李幼萍,等.气田增压工程后评价中增产气量测算分析[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2):67-69.
本文作者:姚莉 蒋雪梅 段玲 刘建华 魏莱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中国石油两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开发事业部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低效油气开发事业部
博燃网
有奖活动
为您服务
微信
公众号
官方
微博
返回
顶部
文章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匿名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不如来抢个沙发?